畫面:
某日,Q企業行政部和人力資源部聯合檢查小組排成一排站在公司大門口。從早上8點30分開始,登記遲到人員。有22名員工姍姍來遲,占辦公人員的10%,其中最晚是某部門副總監,9點05分到達。老板當天在干部會議上進行了不點名的嚴厲批評,并提醒總裁助理以上高級管理人員注意,雖然公司未要求高管每天打卡,但希望他們也作出表率作用。
實際上,新式打卡考勤系統安裝上以后,企業員工并沒有嚴格打卡。代打卡、不打卡現象屢見不鮮,人力資源部由于人手緊張,在這方面采用的是“間歇式管理”,老板催得緊時就抽查一下,平時就松一些。
為此,公司剛剛重新公布了新考勤制度,堵塞了一些漏洞,但新制度實行才一個月,違反制度的人又多了起來,尤其是有些中層干部,人力資源部法不責眾,還能建議公司開除這批人?這考勤怎么這么難?
?
道理:
考勤搞不好,無論說什么,人力資源部都難辭其咎。公司拿出費用設立這個部門,連這點都做不好,老板還要你做什么?博弈學中,有一個“威脅適當” 理論,即你給我造成多大損失,我也讓你損失多大。并根據“立即、馬上”的原則建立起不可原諒的直接聯系。這樣,員工就會形成“條件反射”效應,每一次違反紀律都相當于在制裁自己,自然會收斂違規行為。但如果威脅過大就會勢得其反,相反不怕了。比如以開除作為“管理威脅”,那么真的出現一批人不信邪,你還真不忍心個個殺頭。此時管理方已騎虎難下,不敢引發更大損失,只能充耳不聞,會失去威信,以后的管理就會更難。
人是高等動物,有高等動物的個性,但同時也具有所有動物的共性,“條件反射”就是根據動物共性總結地出來的規律,只要持續地進行正激勵與負激勵,連老虎都能鉆火圈,連獵狗都可以不吃陌生人給的肉,人是萬物靈長,怎么會難管呢?
?
背后道理:
考勤在別的企業怎么就不是大問題,是Q企業的人力資源部有什么先天缺憾嗎?考慮到這些,離問題的實質就更近了一步。調查表明,考勤搞不好,根源在老板身上。在管理中,我們總結出一種“制度失靈現象”。不管任何企業,不管任何一項制度,當它從公布日起就馬上失效時,一定是發布命令者率先違反;當制度公布后一段時間漸漸失效,那么一定是發布命令者很少檢查與監督。Q企業的老板,一般是每天9點準時到達公司的,這帶來兩個問題,一是他不可能遇到遲到半小時以內的員工,員工的違規成本降低了;二是他在向全體員工做心理暗示,如果前一天工作辛苦了,遲到一點也實屬正常。
?
了解后還發現,Q企業老板有午休的習慣,所以公司內不遵守下午上班時間的人較多。雖然是13點上班,但14點之前工作氣氛相對渙散,直到老板睡醒為止。另外,公司的衛生狀況始終不好,員工工位桌面上十分凌亂,這是因為衛生制度幾年來一直無人監察,這是“制度失靈”的后一種體現。
?
解決方式:
管理者必須以身作則,如果你偶爾遲到一次,那么“割發代首”效果會更好。同時取消其他高管人員的特權,遲到或無故不到者由人力資源部當天在前臺公示。三天之內,五年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會立即轉變。對于衛生問題,再忙也要堅持每周一次大檢查,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,根據心理學的規律,即可形成全公司習慣。建立此處的“條件反射”之后,可以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管理焦點。嚴格的制度執行+專業的打卡考勤管理系統就能改變公司各種代打卡,不及時打卡的陋習。
?
大道理:
A、 策略問題。“楚王好小腰,宮中多餓死”。管理者的優點,下屬要很長時間才能學到,而缺點卻會被馬上放大。所以不能不防微杜漸。老板或是高管特權的一面總會有,但一定不要展現在全體員工面前,你敢公開點燈,有人就會暗地放火。
?
B、 戰略問題。Q企業之所以從高管到中層經理都不太遵守工作時間,主要是規定了“彈性工作時間”,即經理以上干部加班公司不付加班費。義務加班是好事,很多企業有這種創業時期特有的風氣,
但一定要配合完善的激勵機制。加班付出的苦勞一時不能兌現,但年底的業績獎金一定不能少。Q企業的大鍋飯現象嚴重,業績獎只占員工全部收入的10%,造成員工以遲到早退來維持心理平衡。考勤的問題原來是激勵上出了錯,就如鼻子上長了疙瘩,實際上是肺里起了火。
?
總結:
這還是激勵機制的問題,其他都是過程和表面現象。激勵是管理中最高深的學問,人人會做,但很少有人做好。企業的困惑是,員工的業績有時很難量化,例如財務或是行政部門,但這并不難,秋天到了以什么作為判斷標準呢?如果固定某棵樹,以葉子80%變黃作標準,那么考評就有了一個比較穩定的尺度。業績也可以找到類似的參考指標,所以不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