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
“網上HR的吐槽,實際上是一種維權,維護自己公司的權利。” HR們吐槽的對象大多與離職有關,有些情節惡劣,如拿了公款后“人間蒸發”、借了同事錢后“失蹤不見”等,這些被吐槽的對象就直接上了“黑名單”。
談到是否應該列出職場“黑名單”,在一家民營企業做HR的吳先生堅決贊成。他認為,有些人之所以總找不到工作一定是有原因的。“有 些人真是不守信用,像本來昨天一個女生應該來面試,可是過了面試時間還不來,打電話還不接,過了半小時打來電話說她還沒從原公司辭職呢。而前幾天我們選中 了一個女生,但是在她來上班的前一天,她發了一個郵件說想回家,就走了。給她打電話也不接。像這樣的人又怎么找得到工作呢?”結果,吳先生因為此事被老板批了一頓,他發誓會將這兩個人列入他的用人“黑名單”中。
?
企業應客觀看待“黑名單”
?
不過也有觀點認為,由于企業評判員工的角度往往不統一,HR圈子里私下交流的“黑名單”難免有失客觀公正。而在國外背景調查程序相對嚴格,企業如果給出“不建議錄用”的建議會非常審慎,調查建議也是出于職業角度,而非個人觀點。如果評價不當,將面臨訴訟的法律風險。在背景調查中,固然重視原有公司對他的評估,但更看重的是,他是為何被列入“黑名單”的。
正是因為黑名單對員工的職業生涯影響很大,企業在錄用時應謹慎對待“黑名單”。對于因觸犯法律、職業道德等問題而被列入“黑名單”的員工,企業堅決不錄用無可厚非。
?
如何防范真正的“黑名單”人員進入企業中
當前有的企業完全憑HR部門人員記憶,時間一長完全不記得了。有的企業用電子表格登記了一張黑名單表,在人員入職時再對照表格進行核對,集團內各子公司相互郵件抄送,費時費力。那么有沒有一種更好的方式來對黑名單進行有效管理呢?
?
華一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提供黑名單管理功能,可以從兩方面進有效管理
1.?針對從公司內部離職人員
?因為某些情節惡劣原因(如拿了公款后“人間蒸發”、借了同事錢后“失蹤不見”、打架等),在給這些人員辦理離職的時候可以將人員直接加入黑名單,也可以設置黑名單的期限。
2.?針對一些還未辦理過入職的這些黑名單人員,華一系統提供導入黑名單功能。
在日常工作中HR部門無需費腦力去記憶或人力查詢。系統在錄入或刷身份證時系統能及時檢索為黑名單人員,如果是的話,系統及時提醒,并能調出歷史入離職時的資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