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篇文章里,我們談到了在正式采購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前,做好需求調研的必要性。以及如何簡單地做基礎的需求評估。
?
而接下來,我將提到一些要點。事實上,不僅僅是需求調研,在整個選型過程中,我們都要重點關注這些問題。
一、個性化定制,還是固定?
我曾經接待過不少這樣的咨詢者,他們喜歡上來就問“我們的企業要一套考勤管理系統,要多少錢?”,卻不愿意告知(或者有明顯的抵觸)告知自己企業的真實情況,只是一個勁的詢問價格。
?
我相信,這其中的一部分可能是預算有限,或是對價格最為敏感,所以顯得如此在意價格。還有一部分,我相信他們搞混了考勤機和考勤管理系統的區別,或許在他們眼里,考勤管理系統就是考勤機,是買回去就能用的,通用的系統。
?
然而實際上,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涉及到整個組織的優化。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全方位了解企業情況,“對癥下藥”。即使是成功的eHR案例,在相同行業的不同企業,也需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,進行個性化設置。
?
成功的eHR項目,不僅僅是eHR產品,還包含適合自己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。
?
另外,企業也要關注eHR產品是否具有較強的可開發、可配置能力,尤其關注可配置能力。可配置能力是指當企業管理流程發生改變時,能夠通過簡單修改配置參數,而不用復雜編程來適應這種改變。尤其對一個成長型企業,這一點在eHR選型時很重要。
二、咨詢顧問是否靠譜?
咨詢顧問是否靠譜,決定了他是否解答你的一些困惑,指導你選擇合適的ehr產品;并能為你規劃出科學的、清晰的、可行的解決方案。而這又直接決定了該eHR項目能為你的企業帶來多大收益。
?
這就要求咨詢顧問不僅要有豐富的eHR的行業知識、產品知識。更要愿意深入地和你溝通,了解用戶的真實需求。如果可以,盡量讓咨詢顧問上門演示,你在考察eHR產品的同時,也一并考察這個人。
三、eHR供應商是否實力強大?
eHR項目并不是一勞永逸的,從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選型,解決方案的提供;到項目的實施;再到后期的服務和維護,每一項都需要供應商提供相應的支持和合作。如果eHR供應商的實力不足,不僅僅可能導致項目直接失敗,即使勉強運作起來,也可能會因為后期的功能擴展、故障排除、升級維護得不到保障,導致前期的投入打水漂。
?
注意,我這里并非強調軟件廠商越大越好。不少人走到了另一個誤區——只看公司大做得客戶多就以為好,忘掉了一個因素:那就是eHR產品是否為核心業務。
?
市面上人力資源管理廠商這么多,每一家的優勢和特點其實都是不一樣的。舉個例子,金蝶就是以財務管理而出名,而用友則是在ERP管理方面有突出造詣,是國內首屈一指ERP軟件供應商,SAP則是世界ERP管理軟件第一品牌...弄清每一家廠商的優勢有利于你的選擇。切記一家號稱做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供應商,它的主產品未必就是人力資源管理系統,也可能是財務管理系統、OA辦公系統、ERP管理系統。選一家在你希望的方面實力強大的供應商,比起盲目選擇大品牌來說,無論是成本還是效果上都要好得多。
四、eHR系統的分析統計功能
eHR為企業帶來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減輕工作負擔、改善工作流程、節省人力資源成本上,也體現在它能為決策者帶來更多可靠的數據,幫助決策者管理和優化企業上。這一部分的價值有的時候相較前者更加重要。大多數這些數據挖掘和分析的需求,都依賴于eHR系統的分析和報表。那么,隨著eHR報表多樣化,復雜化的趨勢,能否滿足企業在這方面不斷提高的要求,就顯得尤為重要了。
?
因此,固定的簡單報表已經被時代所拋棄。按用戶的需求生成自定義報表,已經是大勢所趨。如果你在這方面有所需求,可以重點關注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