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前言】上班不打卡,在很多企業都是不敢奢望的,尤其是以流水線制造為主的傳統企業,即便管理層可以不打卡,對基層員工來說卻是遙不可及。因為一個人的缺席就可能影響一個小組乃至一個車間開工。從事流水線生產的基層員工大多沒有太高的學歷,往往得不到管理者的信任,自由上班更加難以實現,眾多企業為了解決遲到問題,甚至每天早上老板親自守在打卡機旁抓典型。
?
蘇州一家標準的流水線生產企業,做到了上班不打卡。傳統企業一點也不傳統,反而顯得非常開放和自由,讓人誤以為是一家開放的互聯網公司,或者自主的律師事務所。廢除打卡制度會不會出現考勤混亂?這也是很多企業向往而不敢實施的原因,不過這家企業告訴我們,只要形成一定的體系和氛圍,相信員工的善意,不用打卡,員工上班反而會更加熱情和積極。
?
這個企業叫固锝電子。對于如何防范2000多名員工不打卡可能出現的問題,這家企業各級管理者心里有數,因為在企業里,最直接面對員工的就是每個小組的領班,他們是員工最直接的上級。每天上班雖然不用打卡,但是還有班前會,小組領班一目了然。
?
另外企業要求各級管理者提前一個小時上班,在大門口迎接每一位員工,向他們微笑問候:“早上好!你們辛苦了!感謝你們!”剛開始員工不習慣,看到以往高高在上的老板向自己問好甚至鞠躬,有些人覺得是在作秀,有些人慌得連還禮都忘記了。與此同時,盡管員工們上班不需要打卡了,但是卻比往常更加積極。
?
這不僅很好地解決了到崗問題,更重要的是它能讓員工感到被信任、被尊重,而不是監督和管理。相對于監督員工打卡,這讓員工有了尊嚴感,他們就對自己有了要求,內在的工作動力會慢慢形成,這些動力凝聚在一起,就會形成企業長久的競爭力。員工受到信任和尊重就會多為企業著想,比如,曾有員工提出一個周轉箱的設計改變,僅僅是這個設備的局部改良,就讓設備的效率提高了16%,設計改變之后,不僅操作起來更方便,而且節約了上萬元。
?
不打卡的背后更有一套完善的文化體系,在這個企業有一個部門叫做“幸福企業工作部”,但是不同于普通的企業部門,這個部門沒有績效、沒有業務,甚至不會產生任何盈利。其目的只有一個:想方設法讓員工有家的感覺,比如回家為什么還要打卡呢?固锝電子的幸福工作部一直在嘗試建立各種幸福體系。形成了七個模塊:人文關懷、人文教育、綠色企業、健康促進、慈善公益、志工拓展、人文真善美。這里包含了集體做慈善、禮儀講座、孝親電話、分享會等各種活動。
?
固锝電子提出了“幸福班組”的概念,制造型企業最基層的組織形式就是班組,班組是企業各項工作的落腳點,每個月都有班組評選,根據工作產量以及效率,還有班組成員互相關懷的效應與成果等指標,進行PK,最后勝出的能夠獲得由公司董事長出資設立的獎金。
?
華一軟件認為:管理不能單純地依靠制度,并不是只有制度才能把企業管理好,不能非要把制度絕對化。而且制度永遠是有缺陷的,企業不可能事先考慮到所有的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制度。
?
與其認為員工不值得信任而用制度去約束,不如相信“人性本善”,用完善的企業文化和氛圍去影響員工,讓員工煥發出熱情和主人翁精神。對于制造型企業來說,主動性直接影響生產效率,而生產效率直接決定企業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