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語
薪酬管理看似高大上,甚至很多時候需要借助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來輔助。而實際它是企業日常經營的一部分,一個好的薪酬戰略,對于企業薪酬管理是極為重要的。因此,企業需要通過對外部環境進行研究,腳踏實地地做好規劃。并將規劃按照實際需要不斷地調整,這樣才能讓戰略真正起到好的效果。在這個薪酬管理的過程中,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選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
建立薪酬體系必須從實際出發,讓戰略符合公司整體發展需要,這樣才能讓戰略更加科學,更加有競爭力。企業在制定戰略時必須考慮每一個相關的內外因素。
外部因素
影響薪酬的外部因素可以分為外部環境,所在行業,以及勞動力市場三大方面。
外部環境
經濟環境:例如GDP、CPI、物價、房價以及租金等;
相關政策:例如行業受政府支持與否、國家政策等;
法律法規:與薪酬相關的法律法規,例如法定最低工資等。
所在行業
公司所處行業是朝陽產業,還是夕陽產業等。
勞動力市場
市場結構:例如青年老年比例,人口老齡化趨勢;
供求關系:哪些人才飽和,哪些人才供求平衡,哪些人才稀缺;
價格水平:勞動力成本如何 。
內部因素
影響薪酬的內部因素主要取決于企業本身各方面。
企業負擔能力:企業的盈利情況以對應的承擔能力;
企業經營狀況:企業盈利與否;
企業所在周期:企業當前是成長期、成熟期還是衰退期;
競爭對手:例如競爭對手市場戰略、人才策略、成長速度等;
薪酬政策:企業的薪酬策略是領先型,跟隨型還是差異化的策略;
人才價值觀:企業的人才價值觀。
影響薪酬戰略選擇的主要因素包括宏觀經濟環境、產業環境和企業內部環境三個方面。它們是如何具體影響企業薪酬戰略制定的呢?
(1)宏觀經濟環境
宏觀經濟環境主要指國家宏觀經濟狀況,例如GDP增長率,CPI物價指數,企業景氣指數,失業率,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會福利狀況,若人均可支配收入高、社會福利好、社會的經濟運作環境很好,則企業盈利機會多,薪酬水平就會逐步提升。
(2)產業環境
產業環境主要包括企業所處產業的結構、競爭狀況和利潤水平。企業所處的產業不同,薪酬戰略也不同。
以制造業為例,制造業的員工薪酬主要以工作時間或工作量為標準,薪酬支付結構以短期薪酬為主,因此該行業的薪酬制度缺乏柔彈性。
相對應的,知識含量高的產業,如IT行業的變化較快,薪酬決定標準主要是技能和團隊績效,薪酬支付結構中有較大比重的長期激勵、變動薪酬和非經濟報酬,由此要求薪酬制度必須具有彈性。
產業競爭越激烈,企業的生存壓力越大,對業績的重視就會高于競爭緩和的企業,薪酬決定標準注重業績,薪酬支付結構重視短期激勵和變動薪酬。
產業經濟狀況好,產業中員工的薪酬水平就會高于一般市場水平,反之亦然。
(3)企業生命周期
企業生命周期分為初始期、成長期、成熟期和衰退期四個階段。在不同的階段,薪酬戰略的需求不同。
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對戰略的影響
隨著技術的發展,企業需要轉變傳統觀念,及時引入對企業發展有幫助的技術。而薪酬/工資管理系統的出現,一方面有利于企業把握先機,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來確定合適的薪酬戰略體系;另一方面有利于企業將薪酬戰略落實到實處,讓每一名員工都真正享受到科學的薪酬策略的好處,提升企業競爭力。